在祖国的怀抱里丨田野间的丰收故事串起振兴图景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农业示范科技园区的温室大棚里,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工人正在采收。(受访者供图)
新疆网讯(记者江斌伟)湿润的菌菇清香、清甜的草莓果香、嫩芽破土的泥土芬芳……在乌鲁木齐广袤的田野间,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从温室大棚里蓬勃生长的“金疙瘩”,到四季飘香引客来的“红宝石”,再到智慧工厂里孕育希望的“绿精灵”,一个个落地的产业项目,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增收的大门,致富的故事接力上演。
这里,既有政策赋能的力度,也有产业生长的温度,更有农牧民奔向美好生活的速度。
菌菇变“金”
7月25日,正值高温天气,在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农业示范科技园区的温室大棚里,湿润的空气裹挟着菌菇的清香扑面而来。远远望去,一簇簇平菇从菌棒间探出头,胖乎乎的菌盖边缘泛着水润的白光;再仔细瞧,泥土缝隙里还能看见新冒的小菌蕾正往外钻,顶得周围的基质微微颤动,长势喜人。
几名工人正穿梭在菌棒间,指尖轻轻捏住平菇菌柄,稍一用力便摘下一朵,放入筐中时,还带着新鲜的露水——这是一天中最忙碌的采收时刻。
新疆静悟百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明信正俯身查看平菇的生长状态,指尖轻轻拂过菌盖,他笑着说:“现在正是平菇的采收旺季,这品相多好。前一段时间种植的羊肚菌可是地道的‘金疙瘩’,每一棚能带来6万元至8万元的收入,产品还能远销到国外市场。”
有着六七年在南疆等地种植食用菌经验的他,去年第一次来到乌鲁木齐拓展事业,成为当地引进的优质农业企业。
“我们在南疆和山东等地都有种植基地。当初来这儿,就是看中这里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大棚建设、市场对接,政府都帮着搭台铺路,水电优先保障,132个棚才这么快建成。”任明信说。
记者了解到,新疆静悟百川农业有限公司运营后,园区以羊肚菌种植(约8万元/棚)为主链,延伸平菇及其他作物种植,产品在当地鲜食、烘干后不仅供应全市农产品交易区,还远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已初具主导产业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运营模式。
数据显示,今年,由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的农业农村领域招商引资项目已落地19个,到位资金8.96亿元、任务完成率31%,其中区外到位资金7.85亿元、区内到位资金1.11亿元。
草莓生“财”
“尝尝这刚摘的草莓,甜得很呢。”7月26日,在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八家户村生态休闲产业园里,村民李新云递过来刚摘下的草莓。
棚外暑气正盛,棚内却清爽宜人,一颗颗草莓躲在绿叶间,像撒了一地的“红宝石”。这片丰收景象的背后,是产业项目的有力支撑。两年前,李新云还在老式温室种花,“一年忙仨月,剩下时间大棚空着。”
项目落地后,新式温室拔地而起,技术员也常驻田间指导,更组织村民到辽宁丹东学习种植技术,引进了丹东99、红颜、妙香7号等果型周正、口感绵密的“网红”草莓品种。
“现在大棚里一年到头不闲着。”李新云说,从去年12月到今年7月,草莓一茬接一茬红,冬天一公斤能卖100多元,夏天也能卖50元。
两个棚三亩地,一年利润超过20万元,李新云直言“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走出温室大棚,不远处的农家乐飘出饭菜香,草坪上搭着几顶露营帐篷,游客三五成群。
经过两年打造,这里已从单纯的种植园蜕变为集草莓采摘、蔬菜种植、农家乐、露营于一体的休闲产业园,成了市民周末打卡的“宝藏地”。
如今,园区里像李新云这样的农户还有不少。靠着草莓种植,八家户村成了乌鲁木齐县的草莓示范村,顺带火了休闲采摘和露营,村里近百匹马也有了新活儿,驮着游客在林间漫步,成了另一道风景。
目前,该项目累计为村集体增收123.35万元,还带动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智慧育“苗”
走进米东区智慧育秧育苗工厂的车间,湿润的空气里混着泥土与嫩芽的清香。
智能喷灌系统正像“雨露精灵”般,细密的水珠均匀洒在秧苗上,每一片嫩叶都挂着晶莹的水珠;传送带载着育秧盘缓缓移动,仿佛在运送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希望”;温湿度传感器的数字在屏幕上实时跳动,精准把控着秧苗生长的“舒适区”。
这座由北京金福腾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设计和运营的工厂,如今已顺利投产,截至目前成绩亮眼:共完成水稻秧苗2.4万盘(约合秧苗720万株)、加工番茄种苗70万株、茄子嫁接苗0.5万株、辣椒苗0.8万株、白菜种苗0.9万株,总计出苗量达791.6万株(盘),涵盖了粮食、蔬菜、花卉等多个品类。
“这育苗效率,比传统方式高太多了。”北京金福腾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区经理郝伟刚指着秧苗说,项目不仅能满足当地近5000亩水稻及周边蔬菜的育秧育苗需求,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增收80万元以上,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稳稳挣钱。
米东区羊毛工镇新建村村民汝新江就是受益者之一。她正麻利地将育好的菜苗分装到育苗盘里,动作娴熟又轻快。“从2月底到现在,我闲了就来这儿干活,一天能挣150元,当天结账,工资随时拿到手。”汝新江算起了账,这段时间光在厂里出工就挣了近5000元,手头零花钱更多了。
像汝新江一样,村民们靠着在智慧工厂干活,日子过得踏实又红火。
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科科长张文龙说:“近五年来,全市投入17.8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含一般债3.79亿元),实施440个项目(含一般债项目26个),覆盖27个乡镇99个村,受益群众达4万余人。”
今年,全市在乡村振兴工作上持续发力,投入中央、自治区衔接资金4.47亿元,实施128个项目,涵盖产业发展类69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类45个、巩固成果类14个。目前,103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达80%,整体工程进度超60%,各地正抢抓施工黄金期,推动项目有序推进。
“农,天下之大业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承载着亿万农民的殷切期望,更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从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从科技种田到智能大棚,从特色种植到休闲乡村游……伴随着每一笔资金的投入、每一个项目的实施,乡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农业更强了、农村更美了、农民更富了。
□多说一句
产业为笔绘新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活力在创新。
从达坂城区的菌菇棚结出“金疙瘩”,到板房沟镇的草莓园串起“四季财”,再到米东区的智慧工厂育出“新希望”,这些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既离不开政策的精准赋能——政府搭台铺路、保障要素,让企业有干劲、村民得实惠;更得益于产业的多元融合——从单一种植到“种植+加工+销售+休闲”的全链条发展,从传统耕作到智能化生产,不断延伸的产业链让土地迸发新活力。
在这里,乡村振兴是看得见的增收账本、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只有让产业扎根乡土、对接市场,让农民深度参与、共享成果,才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坚实。 (记者江斌伟)
白帆是什么 | 用纸盒能做什么手工 | 夏季喝什么汤好 | 甲状腺肿物是什么意思 | 月牙是什么意思 |
女生喝什么茶对身体好 | 河北有什么特产 | 淡是什么意思 | 孕妇能吃什么水果 | 黄体酮吃了有什么副作用 |
什么安神助睡眠 | 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大耗是什么意思 | 珍珠母是什么东西 | 斜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fmp是什么意思 | 棕色眼睛的人什么血统 | 孕妇缺铁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 拔智齿后要注意什么 | 广州有什么山 |
tfboys什么意思hcv9jop0ns2r.cn | 干贝是什么东西做的hcv9jop0ns9r.cn | 孩子营养不良吃什么hcv8jop5ns9r.cn | 08是什么生肖baiqunet.com | 腺病是什么意思hcv7jop5ns3r.cn |
红烧排骨用什么排骨比较好hcv7jop9ns8r.cn | 为什么明星不激光祛斑hcv9jop3ns8r.cn | 277是什么意思hcv8jop1ns3r.cn | 蚊子的天敌是什么hcv9jop5ns3r.cn | 为什么男人喜欢女人hcv8jop9ns5r.cn |
什么应外合hcv7jop9ns9r.cn | 怀孕为什么会肚子痛hcv7jop5ns6r.cn | 助理研究员是什么职称hcv8jop9ns0r.cn | 荨麻疹要用什么药hcv9jop6ns5r.cn | 牡丹花什么颜色hcv8jop5ns2r.cn |
猪横利是什么onlinewuye.com | 西施姓什么hcv8jop5ns8r.cn | 流星雨是什么意思hcv8jop0ns7r.cn | 嘴里发苦是什么原因hcv7jop6ns8r.cn | 豆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hcv8jop3ns2r.cn |